Connect with us

經濟

內地減肥藥冒起 與外資藥廠惡鬥

發佈於

【明報專訊】中國預測超重及癡肥人數佔人口比例將於5年內突破六成,為減肥藥帶來龐大商機,吸引全球減肥藥巨頭諾和諾德(Novo Nordisk)(美:NVO)及禮來藥廠(Eli Lilly)(美:LLY)先後到中國「插旗」。惟諾和諾德減肥藥中國專利將於明年到期,同期多家內地藥廠亦正研發及試驗減肥藥,更有試驗結果發布在全球權威醫學雜誌,獲學者認同,屆時多款中國仿製藥或將湧入市場,勢令中外減肥藥在中國掀起惡鬥。

明報記者 鄭智文

綜合報道:彭博、中國新聞網、《科學人》、路透社、英國廣播公司

過去數年丹麥諾和諾德旗下藥物Wegovy及美國禮來藥廠的Zepbound均成全球癡肥界話題,兩款藥物亦於過去一年先後進軍中國市場。

官方料2030年超重成年人比例見65.3%

目前中國超重及癡肥成年人數比例有上升趨勢,中國官方預計該比例到2030年會升至65.3%,官媒「中國新聞網」有文章指出,中國「突破萬億級」的減重市場正在形成,增幅或跑贏全球平均水平。

諮詢公司LEK指出,中國為全球第二大藥物市場,亦是全球最多糖尿病及超重患者,預測到2030年中國糖尿病患者將達1.64億人,超重患者多達2億至2.5億人,意味中國將成全球及本地藥廠的重要戰場,中國GLP-1市場競爭亦趨激烈。

LEK提到,過往癡肥被視為個人行為問題,隨着政府日益重視癡肥問題,公眾觀感正逐步改變,GLP-1療法亦備受關注。如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出版的《肥胖症診療指南(2024年版)》,便正式支持GLP-1療法為管理體重的辦法之一。

內文引述美國研究,指出GLP-1類似物停藥後體重會反彈,反而繼續服藥可進一步為身體減磅。LEK認為,有官方首肯及指南建議,藥廠現時可合法地直接教育消費者,增加公眾關注,在中國推廣GLP-1療法。

諾和諾德Wegovy中國專利明年到期

不過,兩家外資大藥廠恐怕未能獨佔市場。Wegovy中國專利將於2026年到期,意味中國仿製藥(生物相類似藥,biosimilars)或大舉進軍市場。彭博預料,屆時中國癡肥市場競爭將升溫。據LEK顧問公司最新報告,目前中國已逾30種減肥藥物正處於後期開發階段,現時信達生物(1801)、恒瑞製藥(1276)、甘李藥業(滬:603087)、先為達生物等都先後透露驕人的臨牀數據。

內地藥廠逾30減肥藥處後期開發階段

其中來自杭州的先為達生物為後起之秀,旗下藥物「埃諾格魯肽(ecnoglutide)」已有顯著效果。據公司表示,若以最高劑量注射該藥物,48周後用家體重可減逾15%。至今埃諾格魯肽的臨牀試驗結果尚未與現有藥物直接比較,惟先為達生物創始人潘海指出,結果與禮來公司在中國開展的Zepbound試驗中所取得的數據「非常接近」,能給患者信心。

潘海強調,今次研究中,高劑量組中約93%的患者體重下降逾5%,結果已在美國糖尿病協會(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年會上公布,並於《柳葉刀》(The Lancet)旗下期刊發表;諾和諾德的Wegovy和禮來的Zepbound在中國的臨牀試驗中,同一比例錄得85%至87%,較先為達生物結果低。埃諾格魯肽目前正接受中國監管機構審查,先為達生物料最快明年初獲得批准,能在市場搶佔一成份額。

目前先為達生物已在中國、澳洲、新西蘭測試過埃諾格魯肽,並於韓國促成區域開發及商業化協議,在歐美則尚未開始試驗。

學者:埃諾格魯肽具競爭力

英國帝國學院教授兼糖尿病顧問Tricia Tan於《柳葉刀》就先為達生物的研究作評論,指出臨牀結果可能適用於其他人群。她對埃諾格魯肽看法正面,認為在GLP-1一類藥物市場中,埃諾格魯肽可成具競爭力的選項,希望埃諾格魯肽獲引入市場後,全球會有更多這類有效的癡肥療法。

至於信達生物從禮來引入的瑪仕度肽(mazdutide),試驗中發現36周內每周注射,能協助用家減重最多15%,料藥物快將於中國獲批上市。至於聯邦製藥(3933)研發的GLP-R1激動劑UBT-251,亦正在測試中。

多倫多大學內分泌科教授Daniel Drucker認為,現時中國正在減肥藥界逐步成為重要研發者,目前數十款GLP-1藥物正在中國研發及測試,預料往後會愈來愈多。

墨爾本大學胰島生物學和代謝研究小組主管Sof Andrikopoulos認為,隨着愈來愈多GLP-1新藥物以各種方式出現,最終會有更多特別訂製的療法。他補充,中國研發這類藥物很合理,癡肥和糖尿病在中國及印度是大問題,相關研究邀請中國人參與也很重要,藉此可研究GLP-1藥物對亞洲人的成效,找出過往歐美研究未能發現的問題。

[企業地球村]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禮來諾和諾德股價 去年見頂後插水 (2025-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