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
畢馬威:港銀行體系無系統性風險

【明報專訊】新世界(0017)上周五完成882億元銀行貸款,市傳銀行憂慮一旦未能完成融資,會導致嚴重後果。畢馬威中國香港銀行業高級合伙人馬紹輝(Paul McSheaffrey)認為,本港銀行體系不存在「大到不能倒」(too big to fail),因為港銀資本非常充足,大型銀行盈利依然表現良好,財政非常強韌,不存在系統性風險。不過他預期銀行亦會對地產商融資更具選擇性,或有銀行選擇退出相關融資,未來半年至一年或會有地產商未能取得再融資或違約,本港不良貸款率亦繼續上升。
對地產商融資將有選擇性
金管局早前公布,截至本地註冊銀行總資本比率至首季末為24.2%,高於國際的最低要求的8%。特定分類貸款比率為1.98%,按季上升0.02個百分點,為2015年第四季有紀錄以來次高。馬紹輝預期,明年銀行仍要處理地產商風險敞口。銀行在管理相關貸款風險上,各行對不同地產商做法都可能不同,除了因應銀行風險取態,銀行若與地產商客戶關係較緊密,更了解客戶現金流及還款能力,會有助銀行更安心貸款,而選擇與他們維持貸款。
過去市場亦曾傳出,金管局關注銀行向新世界放貸的進展。馬紹輝不評論個別個案,金管局鼓勵銀行與借貸人進一步合作解決問題,例如如何分擔風險、討論新的貸款結構,貸款更具持續性,對香港銀行體系和整體皆有利,預計類似做法將會繼續。
料銀行有興趣申穩定幣發行人牌照
至於會否要求銀行向其他有問題的地產商放貸,畢馬威中國香港中資金融機構主管合伙人方海雲稱,金管局職責為維持金融穩定,認為不會強行要求銀行貸款,當局會要求銀行更主動管理風險,一旦出現問題或需要更早採取行動,例如提高增信、要求地產商出售資產、降低槓桿等。除了地產商外,銀行亦會留意持有住宅或商業物業的投資公司。
穩定幣條例將於下月生效,馬紹輝指出,不論穩定幣或央行數碼貨幣已有更多應用方法,包括代幣化結算、跨境支付,香港在跨境結算、投資、貿易融資有重要功能,穩定幣可以即時結算,認為銀行或虛幣公司皆會有興趣申請發行人牌照,他預期半年後會批出首個牌照,料有意者初期不會急於申請牌照,未來數年將漸漸增加。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摩通:新世界流動性壓力猶在 (2025-07-03)
金管局紐約時段接200億港元沽盤 (2025-07-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