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5歲童游泳染食腦蟲 發病次日昏迷危急

【明報專訊】夏季到來,與游泳相關的「食腦蟲」話題昨日衝上微博熱搜榜。內地一名5歲女童近日在游泳和泡溫泉後出現頭痛嘔吐等徵狀,求醫轉入深切治療部並確認感染「食腦蟲」(阿米巴變形蟲)。有醫生表示,如果得了這種疾病,一旦進腦,死亡率很高,發病後常在一周內迅速惡化。醫生建議,對於該病要早發現、早治療。
一名內地家長近日在社媒平台上傳求助信息引起網民關注,「5歲女童泡溫泉後被確診感染食腦蟲」、「食腦蟲」等話題昨衝上新浪微博熱搜。綜合「澎湃新聞」等內地媒體報道,求助信息顯示,該名家長帶5歲女兒於6月7日和14日游泳和泡溫泉,22日女兒出現頭痛低熱嘔吐的情況,23日住進醫院後出現抽搐,隨後昏迷不醒,並轉入深切治療部治療。上周五(27日),被檢測出「福氏耐格里阿米巴」病原,情况非常危急。
「阿米巴」是變形蟲Amoeba的中文音譯,俗稱「食腦蟲」;這是一種單細胞生物,有多個分支,比較致病的是福氏耐格里阿米巴、棘阿米巴和巴氏阿米巴。前述家長的帖文引發網民關注,其中,貴州一名網民稱自己孩子兩年前也曾在一次游泳後感染「食腦蟲」,入院救治後,「拔掉呼吸機就不能自主呼吸,又沒有辦法治療」。
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副主任王新宇表示,內地患「食腦蟲」屬於罕見事件,一年難得見到幾宗,感染者多為幼兒、青少年群體。王新宇說,「食腦蟲」早期症狀像普通腦膜炎,這種疾病早期易誤診,等真相大白時已錯過最佳窗口。
醫生:症狀似腦膜炎易誤診 港亦曾有案例
王新宇介紹,夏天在湖泊、溫泉、河道、戲水池潛水或跳水,鼻腔被溫暖的淡水猛冲,這是最典型的感染途徑。如果在「溫暖淡水嗆鼻」後一兩周內出現高燒、劇烈頭痛、頸脖僵硬,甚至意識模糊,務必立刻就醫;針對「食腦蟲」國內已有成功搶救的報道,但需要早發現、早治療。
翻查公開資料,「食腦蟲」疾病死亡率達98%。2022年10月,本港醫務衛生局在答覆立法會議員有關提問時表示,過去10年,衛生防護中心共錄得89宗「阿米巴痢疾」個案(包括67宗本地個案),當中涉及一宗在2020年年初發生的死亡個案。當時提到,阿米巴變形蟲一般不能存活於適當管理及加氯的泳池池水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