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經濟

儲局或降銀行SLR 釋放資金買國債

發佈於

【明報專訊】美國聯儲局下周開會,討論調整大型銀行額外資本要求,據報可能降低其中一項槓桿比率最多1.5個百分點,釋放更多資金用於購買國債等,亦符合總統特朗普放寬監管方針,但外界認為對債市支持未必很大。

聯儲局周二(17日)宣布,下周三(25日)舉行理事會,討論調整補充槓桿比率(SLR)。SLR是2008年金融海嘯後加強監管措施之一,2014年起實施,適用於資產值2500億美元以上或資產負債表海外佔比超過100億美元的銀行,全部要根據總資產保留一定比例資本,不以風險權重調整。

彭博引述消息稱,聯儲局、聯邦存款保險公司、外幣監理署正計劃調低,適用於高盛、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等八大系統性重要銀行的強化補充槓桿比率(eSLR)最多1.5個百分點,控股公司由現時最高5%降為3.5%至4.5%,子公司亦相應由現時6%降低。雖不會觸及美國國債等特定資產,但消息預期當局將諮詢公眾,收集是否應該在SLR豁免把國債計入總資產。

今次是特朗普提名地區銀行出身的聯儲局理事鮑曼(Michelle Bowman),兼任主責金融監管的副主席後首次提出重大政策改革。她曾形容槓桿比率是資本要求最後一重保障,但若過分限制銀行資本將扭曲市場。

學者:銀行未必入市

但曾任聯儲局法律部門的密歇根大學商業法學者克雷斯(Jeremy Kress)質疑,放寬要求未必能鼓勵銀行購買更多國債,事關2020年新冠疫情期間已曾暫時豁免在SLR計算國債,但大部分銀行都沒有因此入市,擔心影響派息和回購股份能力,似乎即使釋放更多資本,銀行都偏向保障股東利益多於協助穩定債市。

擔心特朗普支持的減稅及財政預算法案將擴大美國財政赤字,上月美債曾出現拋售潮,10年和30年期國債孳息率分別突破4.5厘和5厘的重要關口,近期標售國債反應亦不佳。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