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女權議題「失蹤」 候選人紛捲歧視風波
【明報專訊】跟近屆韓國總統大選比較,今屆大選其一明顯不同是女性議題的「失蹤」。對比文在寅2017年當選時以「女性主義總統」自居競選,又或李在明2022年首度角逐總統時把「令女性既安心又平等之社會」列入三大政綱,今屆一眾主要候選人都明顯不太重視女性議題。
李在明減女性政策地位
共同民主黨候選人李在明今屆政綱仍有談及薪酬平等、推行企業跟警方掛鈎的女性僱員安全呼叫系統等跟女性政策的主張,但不在十大綱領之內,定位明顯遜於上屆。國民力量黨候選人金文洙雖提出「女性希望服務制」,但重點是擴大女兵規模,沒有女性政策或防範性罪行對策。另一保守派的改革新黨候選人李俊錫更主張廢除女性家庭部,沒有談支援婦女政策。
更甚的是,以上3人都在選前爆出跟歧視女性有關係的爭議。李在明長子被揭發私下在網絡發表性騷擾女性的言論,意淫對象甚至包括女團成員Karina。金文洙將隨行輔選的女性議員稱為「可樂市場小姐」,被批評貶低女性後道歉。李俊錫在大選辯論期間引用聲稱是李在明以往跟大嫂爭吵時的涉及女性私處侮辱言論,惹來強烈反彈後被迫道歉。
保守派搶「厭女」票
早在上屆大選,男女性別之間的歧視和敵視已成熱化,韓國社會出現男性青年厭女及傾向支持保守主張的現象,保守派政客更因此瞄準所謂「廿代男」(年約20至29歲的男性)搶票,惹來加劇相關紛爭的質疑。尹錫悅2022年上台後聲稱「沒有性別差異」,推動落實廢除女性家庭部的競選政綱。
對比之下,韓國中青代女選民傾向支持進步派政黨。
(Newsis/京鄉新聞/朝鮮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