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即時港聞

西醫蔡淑梅涉濫發免針紙 專家證人稱因精神病不適合打針情况罕見 (14:45)

發佈於

西醫蔡淑梅涉多次以「疫苗恐懼症」為由濫發「免針紙」案今(28日)在區院續審。家庭醫學專科醫生許明通供稱,因精神病不適合接種疫苗「真係罕見一啲」,他早前就本案提供初步意見時,推斷蔡就「疫苗恐懼症」一詞的使用「未必好精準」。另外,患濕疹的病人A早前稱向蔡問診後兩分鐘獲發「免針紙」;許說,A為新症病人,用兩分鐘「冇乜可能斷到症」,加上相關醫療紀錄無提及A的病徵,認為蔡向A發「免針紙」做法牽強,「唔係好恰當」。

控方專家證人、新界東醫院聯網家庭醫學部顧問醫生許明通供稱,其專業範疇等同以往坊間形容的「普通科醫生」,「基本上我同蔡醫生都係同一行」,他亦曾就接種新冠疫苗向市民提供諮詢。

就蔡淑梅以「疫苗恐懼症」為由發「免針紙」,許明通表示,於涉案時段,醫學證據顯示,病人會因接種新冠疫苗後有敏感反應、患藥物敏感,以及有長期病患等而不適合接種疫苗,因精神病而不適合接種情况較罕見,他當時亦觀察不到科學事實,反映「好多人出現恐懼症」。

許明通稱,他早前就本案向警方給予初步意見時,推斷蔡就「疫苗恐懼症」一詞的使用「未必好精準」、「未必真係用緊精神科斷症去理解」,蔡或只是以「疫苗恐懼症」形容病人精神狀况。許同時強調,要從每個病人的個案審視蔡的評估是否恰當。

對於醫生應如何評估病人患「疫苗恐懼症」,許明通說,醫生應詢問病人的教育、工作和家庭背景;是否從來不接種疫苗或不抽血;會否出現心跳、手震和「好唔自在的感覺」;其恐懼有否影響工作、生活和社交;是否對藥物有嚴重敏感或有長期病患。

許明通亦舉例解釋恐懼的定義,稱若他在法庭內看到一隻蟑螂後,立即心跳和手震,要離開法庭,甚至無法繼續作供,其恐懼「遠遠大於曱甴的傷害」,加上有關恐懼持續6個月等,便可能構成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