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英公布收緊移民政策 英語要求升永居需10年

【明報專訊】英國首相施紀賢周一(12日)公布《移民白皮書》,宣布收緊移民入境政策,包括提高外籍人士申請永久居留權的英語能力和居留時間門檻,居留時間門檻由5年翻倍至10年,並首度要求申請自海外赴英依親的成年受養人(包括配偶)具備基本英語能力;新公布未有提及「BNO簽證」是否受影響。英國近年淨移入人口創新高,成為右翼民粹勢力壯大的助力之一。施紀賢政府稱新措施是要「結束英國開放邊境的失敗試驗」,讓抵英的外國人「爭取留下的權利」。
未提及「BNO簽證」受影響否
工黨政府推動「一攬子的激進改革方案」一方面源於近年有大量移民抵英——淨移入人數在2023年6月達到90.6萬的新紀錄,在截至去6月的12個月內,淨移入人數亦有約72.8萬人。加上法拉奇領導的右翼民粹反移民「英國改革黨」本月1日在地方選舉大捷,都令施紀賢面對削減淨移民人數的壓力。
高技術人士可經快速途徑獲永居
根據新計劃,移英人士將需要留在英國居留10年後才可申請永久居留,而不是目前的5年門檻。高技術、有較多貢獻人士,例如護士、醫生、工程師及人工智能(AI)專家等,則會有快速途徑取得永居資格。新措施亦會限制技術工人簽證申請者需為大學畢業生,及阻止護理行業招聘海外僱員和要求企業增加對本地工人的培訓。
政府亦會提高所有移英途徑的英語能力水平要求,確保希望在英生活和工作的人,能夠掌握更高水平的英語。政府更首次將英語能力要求擴展至移英人士的成年受養人,後者需證明有基本的英語理解能力,以協助他們融入社區、求職,並降低被剝削和虐待的風險。
施紀賢昨天在唐寧街辦公室舉行的記者會表示:「當人們來到我們國家,他們應致力融入並學習我們的語言。」他強調在英國定居是一項必須努力贏得的「特權」(privilege),而不是任何人應得的權利。
首相府表示,大量的外來移入人口導致英國公共服務體系資源緊繃、住房價格上揚,且僱主寧願僱用較便宜的外來勞動力,而不是投資、發展英國勞工的專業能力。 在新政策下,若被認定長期不合理依賴外來勞動力,企業可能遭政府撤銷引進、僱用外籍人士的執照。
此外,內政大臣顧綺慧(Yvette Cooper)周日亦預先透露,政府擬對有刑事紀錄的外籍人士鬆綁驅逐或遣送規定。未來不僅是遭判囚一年以上,而是任何在英國有刑事紀錄的外籍人士將更容易遭逐出境。
(法新社/路透社/獨立報/英國政府網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