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憲院駁回彈劾 韓總理復職 政局關鍵一周 分析觀望尹錫悅案走向

【明報專訊】韓國國務總理韓悳洙周一(24日)獲憲法裁判所(憲法法院;下稱憲裁)駁回對他的彈劾,即時恢復總理及代行總統職務。韓案為去年12‧3緊急戒嚴風波後首宗彈劾案的憲裁裁決,儘管判決內容未提及戒嚴會議、內亂,外界難以從中窺探總統尹錫悅彈劾案判決風向,但有評論認為先對韓悳洙作判決,可能是為一旦罷免尹錫悅後穩定國家着想。除了尹錫悅彈劾案最快可能本周五宣判,關係反對黨共同民主黨黨魁李在明未來能否參加大選的「違反公職選舉法」上訴判決定於本周三作出,韓國政局迎來關鍵一周。
憲裁昨晨10時以5人駁回彈劾、1人贊成,2人認為彈劾從一開始就屬無效,決定駁回對總理韓悳洙的彈劾。
韓悳洙代行總統助穩局勢
韓悳洙被指幫助總統尹錫悅宣布12‧3緊急戒嚴等五大事項違反憲法及法律而受彈劾停職。不過裁決認為,韓悳洙沒有積極參與宣布緊急戒嚴。此外,韓悳洙是「代總統」,但國會贊成彈劾的151名議員未達彈劾「總統」需最少200名議員同意的法定門檻。
韓國社會關注此案會否是總統尹錫悅彈劾案的憲裁裁決指標,惟昨天的判決並無提及尹錫悅,也沒有論斷韓悳洙有份參與的戒嚴國務會議是否違憲及違法。
李在明案判決影響大選
國會通過對尹錫悅的彈劾決議案已過100天,距審訊最後辯論也過了3周,但憲裁至周一仍未公布裁決日子,審理時間超過盧武鉉、朴槿惠兩前總統的彈劾案。專研究憲法的律師盧熙範認為,憲裁遲遲未對尹錫悅案作出判決的原因之一,在於審議事項較多。尹錫悅此案需論證「宣布緊急戒嚴」、「頒禁止政治活動的第一號《布告令》」、「動員軍警妨礙國會活動」、「動員軍隊搜查中央選舉管理委員會」、「指示逮捕政客及法律人士」五大事項。這多於朴槿惠案當時的3項,以及盧武鉉案的1項問題。此外,憲裁今次要同時兼顧代總統、法務部長等彈劾案,削弱了人手和資源分配。
京畿大學的政治研究所教授朴相哲還推測,憲裁目前的8名法官可能想謀求全體一致的決定,使裁決更具法律威信,兼能冲淡憲裁裁判官的個人政治傾向和負擔,所以需要時間消弭分歧。
此外,首爾中央地方法院昨就尹錫悅涉嫌發動內亂案的刑事審訊,定於4月14日舉行。
(新華社/韓民族日報/BBC/YTN/韓聯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