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要聞

精英運動員資助增8.3% 成年隊月獲萬元 「彈性處理」 桌球網球續留A級項目

發佈於

【明報專訊】文體旅局昨日公布精英體育項目資助機制的檢討重點,因應精英體育發展需要及個別項目獨特性,「彈性處理」獲資助條件,桌球及網球未來兩年獲保留為「A級」精英體育項目、殘疾人保齡球(肢體殘疾)保留為「B級」。多個體育總會稱歡迎,中國香港桌球總會主席羅永聰稱,方案解決桌總當下困局,為新一代青年球員「打下強心針」,「現在鬆一口氣,但不是無後顧之憂」,在兩年後檢討前會繼續爭取成績。至於精英運動員資助機制,4月起所有精英運動員直接資助額增8.3%。

修訂資助條件助達標

桌總:解困局 網總感謝安排

去年《施政報告》提出檢討運動員直接資助機制,以及成立委員會督導運動醫學及運動科學發展等。身兼文體旅局下體育委員會主席的局長羅淑佩昨主持委員會會議後公布部分檢討重點。她稱,昔日要求桌球在內的精英運動項目,在過往4屆及未來兩屆共6屆,最少3次成為奧運或亞運項目,惟這是由奧委會或亞奧理事會決定,而非屬會或運動員,「可能會有些無奈情况」,故修訂為由1997年以「中國香港」隊名義參賽起,至少3次成為或即將成為奧運或亞運項目;而桌球在1998至2010年間四度成為亞運項目,4月起可保留為A級項目。

同獲保留為A級項目的網球,羅淑佩稱,網球只有奧運或亞運,沒有世錦賽,較其他運動少達標機會,經商討後加入四大滿貫賽事、台維斯盃(世界組)或金夫人盃(世界組)「一組」,若取得前3名便可作為符合A級項目標準。她表示達標不容易,但相信能提供彈性,讓運動員有努力目標。中國香港網球總會會長鄭明哲昨稱,網球國際賽安排與其他運動差異頗大,一直影響網球作為精英運動評分,感謝當局靈活和客觀安排。鄭又提及黃澤林於邁阿密網球公開賽表現突出,冀在較充分資源下培養更多有潛質球手。

逾8項升級 羅淑佩:與時並進檢討

目前「A級」項目獲全面資助,「B級」項目則按情况及需要而定,運動員成績每兩年檢視一次,羅淑佩透露,最少8個成績理想項目4月起獲升級為「A級」或「B級」。被問日後會否再彈性調整準則,她相信「絕對可能」,稱現時有很多不同運動,過往有巡迴賽或錦標賽很重要,但亦有新興賽事且重要性「與日俱增」,故當局會與時並進,按機制每兩年檢討一次,亦會在奧運或亞運後檢視需否調整。

高球升A級 協會:得來不易

其中高爾夫球將升至「A級」,中國香港高爾夫球協會會長吳繩綱形容成果「得來不易」,有賴協會上下多年在青訓及球手支援投入大量資源;並稱港隊已準備好11月在粉嶺球場舉行的粵港澳全運會高球賽事,與其他內地球手呈現最高水平競技,進一步推動本港作為區內體育盛事中心地位。

另外,局方公布4月起,包括殘疾運動員在內的所有精英運動員,直接資助額增加8.3%。翻查體院官網,目前成年類別、於奧運或世錦賽取得獎牌的全職「精英甲+」運動員,每月可獲44,500元標準資助額,調整後可獲約48,190元,增3690元。針對資助門檻最低的成年隊,標準資助額由每月7130元升至1萬元,增幅四成。體院亦將為精英殘疾運動員成立成年隊,期望吸引更多殘疾者投身運動員行列。

資助考慮物價 薪趨 吸才

羅:坊間視作薪酬要修正

羅淑佩稱,體院完成檢討精英運動直接資助機制,考慮自2020年消費物價指數升幅、市場薪酬趨勢及吸引體育人才需求,體育委員會委員一致認同資助額調幅合適,盼加強支援精英運動員,讓他們在相對穩定的經濟環境訓練。她強調,由體院資助的運動員並非「打工仔」,亦不是員工,他們付出的努力和汗水不能單以金錢量度,認為坊間要修正將資助當作薪酬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