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2032或「彗星撞地球」惹關注 中國部署小行星防禦系統
【明報專訊】美國太空總署(NASA)上月發現一顆小行星「2024 YR4」,2032年底有與地球相撞的風險,而且其撞擊地球概率從上月評估的1.6%,到本月7日提升到約2.3%。消息近日在國內引發關注,中國天文專家表示,國家已開始部署「近地小行星防禦系統」,全球科學家也正以「行星防禦」為紐帶展開協作。
央視新聞昨天引述專家表示,有關撞擊概率只是一個估算值,最重要的是開展持續觀測和軌道測算,即使小行星將來構成明確威脅,也有很多防禦策略應對。中國深空探測實驗室去年9月發布了中國首次近地小行星防禦任務方案與國際合作設想,計劃2030年實現首次撞擊,選用「伴飛+撞擊+伴飛」模式,當撞擊器高速撞擊目標小行星時,探測器全程觀測撞擊過程,並在撞後繼續開展撞擊效果評估和科學探測等工作。
國防科技工業局設「行星防禦崗」
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重大專項工程中心上月向社會公開招聘3名「行星防禦崗」員工,負責監測預警研究近地小行星,要求應聘者具有天體物理、地球與空間探測技術、天文學、光學工程、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等專業的碩士或以上學歷。
撞地球概率微 衝擊可達50公里
「彗星撞地球警報系統」(ATLAS)部署在智利的望遠鏡去年12月27日捕捉到「2024 YR4」,並在1月27日首次向國際天文聯會(IAU)報告。NASA解釋「2024 YR4」引起「行星防禦」關注的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該小行星直徑約40至90米,足以引發地區性破壞;二是直接撞擊地球的概率超過了1%,按規定須通報美國政府其他部門及聯合國等國際組織。
CNN引述NASA近地天體研究中心總監祖達斯(Paul Chodas)稱,「2024 YR4」造成的衝擊範圍可達50公里,但直撞地球的概率極低。
美國、德國、法國等國已聯合啓動近地小行星防禦任務。美國的「飛鏢」(DART)任務(雙小行星重定向測試)已於2022年9月成功改變小行星「狄迪墨斯」(Didymos)的公轉周期。歐洲太空總署去年10月發射的「赫拉」(Hera)任務將對「飛鏢」任務的後續開展進一步的詳細勘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