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即時熱點

雨水節氣|濕氣重易倦兼水腫 中醫教按3穴位祛濕【短片】 (09:20)

發佈於

今天(18日)是節氣「雨水」,反映這段日子雨水會較多,人體濕氣亦會較重。註冊中醫師楊明霞接受明報電子平台組訪問稱,濕氣重的人會比較攰,是春困的表現,夜晚易有水腫。脾虛濕困的人亦特別容易水腫,這類人平日時常有飽滯感覺,甚至常有胃氣、胃脹及胃痛的問題。楊明霞在本文短片中示範按壓3個穴位,有助祛濕及改善水腫。楊明霞提醒,按壓穴位的手法,最好由輕至重,旋轉按壓或上下按壓都可以。(採訪:葉志瀛 拍攝及剪接:卓朗為)

穴位1:天樞穴

位置:位於肚臍對開約兩寸的位置

功效:脾虛濕困的人容易大便不暢順、大便比較黏,按摩天樞穴可以幫助腸蠕動,有助去宿便。

貼士:按壓天樞穴的建議時間是如廁前約半小時,按壓約1分鐘。

穴位2:豐隆穴

位置:膝頭對下約八寸、脛骨旁開兩寸的位置

功效:可以有助小腿去水腫、健脾胃。

貼士:約黃昏5時、6時小腿比較易水腫,此時適合按壓豐隆穴。

穴位3:曲池穴

位置:手肘外側肘橫紋的末端

功效:有助清熱祛濕

註:中醫以拇指指間關節寬度為1寸。上述按摩方法一般人適用,倘有疑問或身體感到不適,應立即停止按摩,宜先向註冊中醫師或醫生查詢。

雨水節氣 中醫貼士:

中醫2茶飲助驅風散寒

按三穴位化濕健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