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港聞

醫護世家獨子產志賀菌亡 瑪嘉烈同事追思 護士:逝世醫生盡責 放假回院執勤

發佈於

【明報專訊】瑪嘉烈醫院腫瘤科懷疑爆發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感染群組,其中一名健康年輕男醫生病發後3日死亡。有熟悉該醫生的護士向本報形容,離世醫生非常有責任心,為了能讓病人盡早電療,即使放假也會回醫院「畫CT(電腦掃描)圖」。該護士亦透露他去年7月剛通過專科考試,突然病逝令人惋惜,自己會帶着他的勇氣繼續追夢。

據悉,該名年約30歲的醫生出身醫護世家,且是家中獨子。瑪嘉烈醫院主座地下會議室設有「追思閣」供醫護悼念,昨日至周日上午8時至下午7時開放,陸續有醫護到場。

有熟悉該醫生的護士向本報形容,病逝醫生富有責任心,幾乎每日加班至晚上9至10時,更會在假期回醫院處理CT圖,為了能讓病人能盡早接受電療,並提及他去年7月剛通過腫瘤科專科考試,對其離世感到十分惋惜。

當日仍通訊嘆突然 帶其勇氣追夢

該護士表示,該名醫生病發時正在門診診症,感到不適後很快神志不清,之後失去意識,被送到急症室時情况已很差。該護士慨嘆其離世非常突然,事發當日及前一日兩人還有信息往來,希望他能安息,自己亦會帶着其勇氣,繼續追夢。

離世醫生死因暫未明。該護士澄清該名醫生去年12月曾到日本,並非有報道所指「近日曾赴日本」。據衛生防護中心資料,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感染潛伏期為3至8日,一般3至4日。

防護中心未發現流行病學關連

是次事件涉及瑪嘉烈醫院3名腫瘤科醫生,衛生防護中心正循食物污染和環境交叉污染兩方向調查,日前在該院腫瘤科休息室採集約20個食物樣本,亦到腫瘤科辦公室、洗手間等採集逾40個環境樣本作化驗。衛生署回覆本報指,截至昨午5時,衛生防護中心未發現其他與是次群組有流行病學關連的個案,調查及化驗工作仍在進行,會適時公布結果。

食環署已派員到該院員工餐廳調查,食安中心回覆本報稱,調查仍在進行,已指示有關處所徹底清潔和消毒,並向負責人和員工提供加強食物安全和衛生教育。

袁國勇籲醫護勿隨便服抗生素

協助調查的港大微生物學系傳染病學講座教授袁國勇昨在港台《千禧年代》重申不排除任何可能,指離世醫生可能因其他藥物或自身免疫病致死,需進一步調查才能確認死因。袁強調,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較易切斷傳播鏈,市民到瑪嘉烈醫院求醫毋須擔心,並提醒有腹瀉病症的醫護不要隨便吃抗生素,以免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