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邁新要記舊」 黃偉綸:北都靠發展局長一代代做出來

【明報專訊】2019年成立的政團「香港新方向」昨日舉行5周年典禮,副財政司長黃偉綸致辭稱,北部都會區由歷任發展局長「一代代做出來」,稱邁「新」時要記得「舊」,因「新」工作建基於「舊」基礎,做新工作時會廣納眾議,舉例北都推出3個「片區開發」試點,是希望了解市場對合適產業比例的看法,深信善用市場力量可推動得更快。
曾任發展局長的黃偉綸表示,負責北都的歷任局長還有林鄭月娥、陳茂波,經歷10多年,現時北都的討論是區內產業、基建項目,但一開始並非如此,而是「點解要做北都?是為了香港人,還是為其他人?」黃稱,他理解當年提出問題者的顧慮,但經過10多年努力,「今天我們都認同,北都未來15至20年可住250萬人,是未來公營房屋土地的主要來源,創科樓面面積相等於17個科學園,如何得來?是一代代人的努力」。
稱片區模式為了解市場
推低空經濟靠商界學界
黃說,做「新」的工作有時「盲摸摸」,需要廣納眾議。政府早前公布3個北都「片區開發」試點,黃形容片區非全新概念,「很多年前的沙田第一城某程度都是片區開發」,片區模式不單為減低政府財政負擔,而是希望了解市場對區內產業比例看法。
擔任「發展低空經濟工作組」組長的黃偉綸又說,政府以「監管沙盒」試點項目推行「低空經濟」,原因是商界最清楚低空經濟的商業應用,大學及專上學院則最清楚相關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