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港聞
勞聯調查指三成半受訪打工仔凍薪 質疑輸入外勞減僱主加薪意欲 (14:20)

勞聯的「薪酬趨勢及期望調查」訪問逾千名僱員,發現逾6成受訪者獲加薪,平均加幅4.5%;惟仍有過半數受訪者稱仍需節省開支。調查亦指出逾三成半受訪者需凍薪,勞聯認為與部分行業正面臨挑戰及受輸入外勞政策影響,降低本地僱主加薪意欲。
勞聯於今年8月的「薪酬趨勢及期望調查」訪問逾1123名來自不同行業的僱員,當中服務業佔逾兩成,為調查中比例最多,其次為機電業及飲食業。調查顯示有63%受訪者今年獲加薪,勞聯認為數據反映受訪者普遍受惠於疫後社會復常,經濟改善而加薪。不過,調查亦顯示有66.6%及47.8%受訪者認為,即使經過今年薪酬調整,仍需縮減開支,以及需加班或另覓兼職以賺取額外收入。勞聯副主席譚金蓮指,結果反映市民面對港鐵等交通工具加價、日用品價錢不變但份量縮減的「縮水式通脹」的情況,即使獲加薪仍要面對生活壓力。譚建議僱主來年加薪5.5%,讓市民能應付日常基本開支。
政府去年推出補充勞工計劃,今年9月再放寬26個工種,讓企業輸入外勞。勞聯主席林振昇認為,招聘外勞間接令凍薪情況出現,因聘請外勞薪金只需符合行業中位數,成本較低,僱主難有強烈誘因聘請本地勞工。林建議,勞工處在批核僱主聘請外勞申請時需更嚴謹,如核實僱主聘請外勞的原因,以及有否足夠的本地招聘,以確保僱主是否有必要聘請外勞。
香港機電業工會聯合會成員涵蓋建造業及機電業,該會主席張永豪亦表示,近年私人市場因資金流及需求的問題,建樓的速度「拖慢咗」,建造業工人變相工作量減少。再者政府近年輸入外勞,令前線工人與僱主的議價能力降低。但張續稱,隨著本地基建相繼「上馬」落成,例如北部都會區及部分新醫院,相信行業將需要大量基建人才,期望企業可因應需求,上調僱員薪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