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即時港聞

施政報告︳稱第三間醫學院要錯位互補 蔡若蓮:暫不認為年齡是收生限制 (12:18)

發佈於

「籌備新醫學院工作組」昨(22日)舉行首次會議,身兼聯席主席的教育局長蔡若蓮表示,第三間醫學院要「錯位互補」,發展「第二學位」課程會是其中一個方向,相信有關學生有一定學科基礎及較成熟,可以縮短人才培訓時間。她續指,暫時無招生細節,但相信院校會擇優而取,暫不認為年齡是一個限制。至於會否要求入讀學生有基礎醫學知識,蔡若蓮說由大學決定,但認為醫科課程十分密集緊湊,若學生無一定基礎知識,亦要用各種方法補足。

蔡若蓮今早於商台《在晴朗的一天出發》表示,雖然現有兩間醫學院十分優秀,但香港要培養更多醫護人才,並加快及提升醫學研究,進一步提升醫學科研發展。

另外,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推廣「留學香港」品牌。被問到港大及中大近年的校政風波會否影響香港的大學品牌,蔡若蓮說,院校管治一直都「沒有最好、只有更好」,認為校董會代表社會監督及向大學問責,校方與校董會在大學發展期間有不同意見、遇到挑戰是正常。

對於政府成立調研小組跟進港大校政風波,蔡若蓮說,在共同持分者努力下,院校運作及溝通暢順,惟不會一下子可解決所有問題,大學管理層及校董會均希望調研小組繼續幫忙,當雙方認為一切運作暢順、有良好做法時,小組就可功成身退。她說,相信校董會主席王沛詩及校長張翔的出發點均是為學校好,不過兩人有不同的意見及方法,而大學的管治十分複雜,涉及龐大的資源及人事調配,在不同環節有不同意見屬正常,「如果溝通上做好啲,會唔會件事會好啲?呢個咁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