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港聞
2023施政報告|新生嬰兩萬元獎金明年首季起發放 陳國基:鼓勵生育政策細水長流 (15:51)
《施政報告》提出多項鼓勵生育措施,包括向昨日或之後在港出生、父或母為香港永久居民的新生嬰發放2萬元獎金,為期3年。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今進一步公布細節,指入境處出生登記處會提供申請表格,父母其中一方可在嬰兒出生42日內申請,或最遲於出生當日起6個月內辦理,合資格父母若已登記「智方便+」則可經網上申請。政府即日起接受申請,將於明年首季發放首批獎金。
卓永興又指,合資格人士需填妥個人戶口持有人姓名、戶口號碼及聯絡電話等資料,成功申會獲發短訊通知,約兩至三星期內收到獎金。當局正向立法會申請撥款。
政務司長陳國基說,鼓勵生育措施的目標,是希望幫助一些計劃生育、但遇到些困難的夫婦,強調要考慮整套措施,「唔係單睇一個(措施),如果單睇一個可能吸引性唔大。」他又承認,要改變決定不生育夫婦的想法十分困難,鼓勵措施亦不會一時三刻見效,政府會細水長流地「慢慢做」,亦期望可鼓勵大公司響應,在工作環境中推出配合的政策。
對於被指措施未惠及中產夫婦,陳國基認為,中產夫婦同樣可領取相關獎勵金,「冇分話係基層定中產」。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補充指,很多措施中產人士亦受惠,例如與首名子女同住的供樓或租金扣稅額增加,亦可以享用一系列在職家庭托兒服務。
被問到如何保證嬰兒成長後可留在香港成長及發展,陳國基稱不可能保證,但相信當有更多嬰兒出生,就可能有更多嬰兒留港。卓永興又說,政府未有就鼓勵生育成效設KPI,稱明白是否生育要考慮很多因素,政府尊重各夫婦的決定。
盧寵茂:有仔應趁嫩生
醫務衛生局長盧寵茂就主動提到,有市民錯誤認為使用輔助生育科技,就可以在年紀較大時生育,但從醫療健康的角度來看,30歲前及40歲後生育 「完全兩回事」,稱年紀越大會影響懷孕機會、孕婦及嬰兒風險,又強調輔助生育科技有其風險,鼓勵市民若規劃生兒育女,「有仔應該要趁嫩生」。
